四川省戒毒管理局官方微博“四川戒毒”日前公开点名小说《风情不摇晃》,红线相关话题迅速引发公众关注。文艺据悉,创作触碰小说讲述主人公为给当缉毒警察的法律男友报仇而深入毒窟,却和毒枭恋爱的红线故事。更有读者被所谓“毒枭的文艺爱情”打动,在网上发布诋毁缉毒警察言论。创作触碰“四川戒毒”对此评论称:“文学创作要有底线,法律莫让英雄流血再寒心。红线”
优秀作品诞生需要天马行空的文艺创意灵感,跌宕起伏的创作触碰剧情走向、错综复杂的法律角色关系也是很多作品吸睛的原因。然而,红线一旦作品内容颠倒是文艺非,触碰法律“红线”,创作触碰将可能产生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众所周知,我国始终对毒品采取“零容忍”态度,刑法明文规定,明知是毒品而故意实施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等行为的,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如今一部“美化毒枭”的小说传递错误价值观,甚至诱使读者诋毁缉毒警察,激起公愤自在情理之中。
针对《风情不摇晃》引发的争议,仅有舆论谴责显然不够。出版管理条例规定,任何出版物不得含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规定禁止的内容。此次事件中,不仅作者本人有逾越违法“雷区”之嫌,编辑、出版、发行、销售等环节均存在内容把关不严等问题。此外,有网友指出《风情不摇晃》并非个案,市面上还有其他存在错误内容的“毒”作品,说明文化市场监管力度亟待加强。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大多数人支持依法处罚《风情不摇晃》,仍有一些声音认为“小题大做”“只是虚构作品,没必要上纲上线”,究其原因是法律观念淡薄,未能充分认识到毒品危害性,缺乏对禁毒工作的敬畏之心。职能部门不妨以本次事件为契机,开展一系列宣传活动,揭示毒品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的伤害,讲述缉毒警察在禁毒一线守卫社会安宁的感人故事,帮助公众理解禁毒成果来之不易,深刻认识到为何“美化毒枭”“诋毁缉毒警察”是不容触碰的红线,让抵制“毒”作品成为全民共识。文艺创作者应自觉强化法律意识,从源头防范“毒”作品出现,推动文艺事业在法律的轨道上健康发展。(梅麟)
寒假来袭,高校的大学生们能否离校?这两日,安徽几所高校相继发布假期离校通知,不少高校明确:“家住中高风险地区的学生‘原则上不离校’”以及“留学生原则上不离校”等要求。 安徽师范大学 “即日起, ...
“目前,全国各地尤其是来自江苏、浙江等长三角地区的客商,都来我们水阳镇购买幼蟹。”近日,宣城市金新河蟹苗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葛其寿自豪地告诉记者,目前,全国每7只幼蟹中,就有1只产自宣城市宣州区水阳 ...
3月9日下午,我院针对2022年度四川省科技奖、中华医学科技奖、华夏医学科技奖等科技成果奖申报筹备相关问题,在临床教学楼三会议室组织召开申报培训会。全院拟申报科技奖项目团队负责人、骨干等80余名师生参 ...
2月21日,安徽党媒云“校校通”平台正式上线运行。该平台是由安徽日报报业集团专门为全省教育系统、高等院校以及广大教育机构量身打造的新平台,将为广大受众提供综合性的新闻资讯服务。上线当日,全省有近百 ...
1月15日,相山区西街道安康社区志愿者和街道社工为同盈环卫的环卫工免费派发腊八粥。摄影 记者 冯树风 通讯员 胡文静 俞涛) ...
12月3日,四川大学2020-2021年度学生科技节及社会实践总结表彰会在望江校区汇文楼演播厅举行。我院荣获“挑战杯”四川大学2020-2021年度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节先进集体、四川大学2021年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