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广东省林业局获悉,可供广东2024年生产储备林分优化和县镇村绿化苗木约2亿株,年用其中可供2025年用苗约1.5亿株,苗约有力保障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各项任务顺利实施。亿株
全省各地精准育苗
“植树造林离不开种苗的广东质量支撑,种苗的可供好坏直接影响种植林木的生长质量、木材功能与质量等。年用”梅州市林业综合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吴朋光介绍,苗约近年来,亿株梅州市大力建设苗木基地,建成规模性林业苗圃基地19个,其中省级保障性苗圃7个。为进一步提升全市育苗能力,大力培育红锥、楠木、黑木相思、木荷等优质种苗,目前全市育苗能力(合格苗木)达到每年1600多万株,为植树造林提供强力的种苗保障和质量支撑。
梅州市大力建设苗木基地、保障优质种苗供应是广东省林木种苗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广东各地积极建设苗木基地,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种苗保障工作。肇庆市封开县创新开展“一村千树”产业项目,引入苗木企业盘活“六块地”,既绿化美化了村庄,又带动村民就业和村集体增收,为绿美乡村建设提供“望高经验”;东莞市重点理顺保障性苗圃管理机制,进一步扩大苗圃规模,在林分优化、县镇村绿化项目中推广、鼓励种植莞香,稳步建设绿美通道;汕尾市创新苗木保障机制,今年全市36个苗圃场实行“一基地多良种”生产模式,储备培育74个品种超1000万株苗木,以县为单位,建立“跨区域统筹调拨+五定苗木供应”机制……
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何波祥认为,在选育种方面,要精准使用良种,培育壮苗。据介绍,从2000年起,广东组建了乡土阔叶树种选育协作组,开展大规模乡土树种良种选育,收集和保存了大量的优良基因资源,包括红锥、樟树、楠木、木荷、枫香、火力楠等重要的造林树种,在江门开平、肇庆四会、韶关乐昌建立了国家级林木种质资源库,在清远英德、肇庆四会、云浮新兴、茂名信宜等地建了一批专门生产阔叶树良种的种子园。
广东加快推进2025年育苗工作
目前,广东共有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6处、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9处、省级林木种质资源库11处、省级重点林木良种基地3处、省级保障性苗圃85处。统计显示,2023年全省采收林木种子约2.9万千克,现有苗圃951个,面积10.21万亩,苗木产量6.4亿株;2024年生产储备林分优化和县镇村绿化苗木约2亿株,可供2025年用苗约1.5亿株,有力保障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各项任务顺利实施。
据悉,近年来,广东大力推进良种选育和品种审定,目前已完成松树第2代、杉木第3代遗传改良,红锥、木荷、樟树、火力楠、米老排等乡土阔叶树种、油茶、竹子等特色经济林树种选育或审(认)定一批良种。全省累计选育优良种源、家系、无性系1000多个,审(认)定省级林木良种195个。
今年以来,广东围绕保障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六大行动”种苗生产供应,提供“品质优良、品种多样、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苗木等中心任务,组织召开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种苗生产供应保障座谈会,掌握各地在林分优化规划设计、树种选择、种苗生产供应、县镇村绿化苗木储备供应等工作情况,加快推动落实种苗生产供应保障工作。
据广东省林业局相关负责同志介绍,下一步,广东将根据不同区域、不同造林绿化和生态修复保护形式对林木种苗的需求,科学确定发展重点、生产布局及其政策措施,统筹推进林木种苗数量保障、结构优化和质量提升。建立健全林木种苗研发、生产和造林绿化之间的衔接机制,完善和推行“订单育苗,定向供应”机制,按需研发、以需定产,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采写:南方农村报 南方+ 记者 何雪琪
来源:南方农村报
目前,在天津港智能化建设中,徐工AGV无人驾驶水平运输设备高效协同、自主运行,完成集装箱从岸桥到堆场的全程无人化智能转运。徐工AGV集成多项前沿技术,具备7×24h全天候运行能力,在复杂多变的码头环境 ...
中国消费者报沈阳讯记者王文郁)11月18日,辽宁省沈阳市市场监管局发布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购买家用燃气器具时认清3C认证,了解产品的种类、代码及产品适用范围,保障安全使用家用燃气器具。首先,应该看该产 ...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汤李宁记者张文章)10月底以来,为充分发挥计量对助推企业复工复产,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的基础支撑和引领作用,福建省莆田市计量所在莆田市市场监管局指导下,借助开展计量服务实体经济行动热潮, ...
机密议题:如何才能造就一台作业高效大而有力的心动挖机?首先需要配备一台斯堪尼亚发动机331kW强劲动力,快速高效输出响应速度提升了在输出方面同样要锋芒毕露高效液压超高性能,解锁作业无限可能革新双主泵并 ...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11月3日,记者从福建省市场监管局获悉,近期,福州亚湾文具有限公司、莆田市金景餐具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积极履行消费品召回主体责任,陆续向省市场监管局主动提交召回计划, ...
中安在线讯 据安徽商报报道,11月14日,合肥市教育局出台市属寄宿制学校晚自习管理办法,规定市属寄宿制学校应当实行学生上晚自习制度,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答疑辅导,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