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重庆讯(记者刘文新)今年春节日益临近,五多消费市场愈发火热,重庆为减少消费纠纷,市消倡导文明、发布健康、春节理性、消费绿色的提示消费理念,近日,五多重庆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春节消费提示。重庆
外出旅游,市消建议多规划。发布春节期间各大景点、春节高速、消费热门旅游线路容易出现人流拥挤、提示车辆拥堵等情况,五多建议消费者合理规划出行时间和路线,尽量避开热门景区和出行高峰时段,选择错峰出行。警惕低价旅游团,旅游合同要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需特别注意有效期限、违约责任等内容,商家口头承诺也要写进合同。
采购食品,建议多查看。建议消费者采购食品时选择证照齐全、信誉度高的商家和网络平台,仔细核对食品外包装上的标识,查看 商品品名、产地、厂名、生产日期、保质期限、贮存条件等信息是否清晰齐全。购买保健食品要认准保健食品(小蓝帽)标志及批准文号,谨记保健食品不能替代药品,没有疾病治疗及预防功能。选购礼品时倡导绿色消费,拒绝过度包装。
团圆聚餐,建议多比较。建议消费者预订“年夜饭”“团年宴”时对套餐菜品、分量标准、用餐时间、订餐价格、就餐环境、退订条件以及其他额外收费等进行多方比较核实,选择证照齐全、卫生整洁、设施齐备、“明厨亮灶”的餐馆。不论是家庭聚餐还是外出就餐,都要遵循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理念,拒绝“舌尖上的浪费”。在家就餐按照实际需要采购、制作和储存食品。不食用“野味”食物和长江野生鱼鲜,坚决摒弃滥食野生动物的陋习。
促销打折,建议多理性。春节期间,商家推出了各类促销打折活动,建议消费者理性看待商家宣传,不因“赠品”“特价”“抽奖”等宣传噱头冲昏头脑,避免冲动跟风消费。着重考虑自身实际需要,注重商品质量,详细了解活动规则、使用期限、适用范围、限制条件、售后渠道、退换货约定等信息。
消费维权,建议多存证。建议在春节期间消费时,妥善保存好消费凭证,包括购物单据、付款记录、宣传资料、商家承诺等有效证据,以便在出现消费纠纷时,有充足证据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一旦发生消费纠纷,可先与商家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可及时向当地消费者组织投诉,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同时,重庆市消委会倡导经营者诚信守法经营,主动引导制止餐饮浪费,自觉杜绝过度包装,练好“内功”,注重产品及服务质量,不断提升消费供给与消费需求的适配性,优化消费体验,持续激发消费活力。
责任编辑:温馨宁国庆、中秋将至,中央纪委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国庆中秋期间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从严纠治“四风”的通知》,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加强监督检查,坚决防止“四风”反弹回潮。当前,节日作风问题并未销声匿迹, ...
中国消费者报长春讯记者李洪涛)9月27日,记者从吉林省消费者协会获悉,今年7月,吉林省消协联合吉林省律师协会开通了老年人消费维权绿色通道,安排专职工作人员负责受理老年消费者咨询与投诉,对需要法律援助的 ...
中国消费者报西安讯乔义平记者徐文智)3月12日,由陕西省咸阳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咸阳市市场监管局共同主办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宣传活动在咸阳市中华广场举行。咸阳市“3• ...
在长江与嘉陵江交汇的咽喉之地有一座矗立八十余载的水文站它经历过特大洪水的考验现为国家基本水文站国家重要水文站中央报汛站长江上游洪水编号依据站它就是——寸滩水文站今天我们就一同走入寸滩站了解寸滩站的峥嵘 ...
中国消费者报杭州讯记者施本允)2023年上半年,随着经济持续复苏,消费投诉举报数量有所增长,浙江省绍兴市市场监管部门共受理消费投诉举报17630件,同比增加23.27%,其中受理消费者投诉12093件 ...
中国消费者报上海讯记者刘浩)为自己喜欢的手游充值300多元,结果不到3周该手游就关服,钱只退了200多元……近日,消费者李先生就遇到了这样的糟心事。经上海市浦东新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调解,李先生获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