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俗称“过年”,潮州茶×春节藏非是工夫广东过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2024年被列为人类“非遗”;2022年,年味年潮州工夫茶艺作为“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重要组成部分,遗里也是乡村人类“非遗”中的一员。
当春节遇上潮州工夫茶,潮州茶×春节藏非“非遗”合璧会有怎样的工夫广东过火花?新春到广东乡村过大年,不妨走进潮州“呷嗲”,年味年高冲低斟间尽显工夫之道,遗里让茶香唤醒年味。乡村
(潮州工夫茶×春节:年味藏在非遗里,潮州茶×春节藏非时长共27秒)
六顺茶馆
吹着西湖的工夫广东过风,品热气腾腾的年味年茶
潮州西湖历史悠久,至今已有1200多年,遗里是乡村全国三十六大西湖之一,也是潮州八景“西湖渔筏”的所在地。公园里绿树成荫,空气清新,能感受到整个城市的宁静。
六顺茶馆就在西湖边,有2个玻璃屋包厢,也有室内、开放式、草木间的茶座,可以根据不同需求选择品茗套餐。在“公园20分钟效应”的加持下,茶香袅袅间,身心被深度治愈。
地址:潮州市湘桥区西湖公园内
人均消费:70元
汝南茶舍
逛古城煮茶米,潮式生活一键get
茶在潮州被叫做“茶米”,是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潮州古城内,720 多条街巷走向考究、纵横有序,大批明清时期古民居建筑分布其中。走累了想歇脚,汝南茶舍恰为休憩之所。
茶舍始建于1946年,是一座保存比较完整的百年潮州古民居,有六间包厢、露天庭院的茶座,还养了两三只猫咪。泥炉生火,手持羽毛扇轻摇,看茶水慢煮沸腾,感受潮式生活的悠然意境。
地址:潮州市湘桥区义井巷9号
人均消费:58元
自在茶舍
潮州版“阿勒泰”,茶山间品茗论道
凤凰镇是凤凰单丛茶的原产地,家家户户以茶为生。棋盘生态茶园位于凤凰镇,环境优美、空气清新,仅1公里的木栈道两侧,分布有十多种不同香型的凤凰单丛茶树,是“茶文旅综合体”。
入口不远处,有一间自在茶舍。目光所及之处,皆是茶树肆意生长的绿,坐在茶舍内品着一盏盏茶,呼吸着大自然的“氧”分。若赶巧了,春节期间还能遇上满山的早樱,感受茶香与花香交织相融。
地址:潮州市潮安区凤凰镇棋盘生态茶园
费用:大茶亭80元、小茶亭60元,节假期需提前预约
外江梨园公所
博物馆里叹茶,非遗buff直接加满
外江梨园公所,始建于明末,清光绪年间重修,是当时潮州地区外江戏各班及潮音班艺人聚集的地方。如今修茸一新,就像是一个小型博物馆,可以品潮州工夫茶、听潮剧、看非遗作品。
节假日及每周六日下午3-5点,都会由专业潮剧老师带来一曲曲经典剧目,叹茶之余,氛围感满满。此外,这里还会展示潮绣、潮州彩瓷、潮州木雕、麦秆画、潮州手拉壶等大师之作。
地址:潮州市湘桥区上水门街5号
开放时间:9:00-17:00
载阳茶馆
边喝茶边看戏,穿越回民国时期
关于载阳茶馆,有茶客曾点评道:一间茶楼历经了百年时光,它见过众生悲喜,证过时代沉浮,历过人生百态,人们来了又走,一茬又一茬,它就在那里,跟着不断翻滚的凤凰单丛一起,沉默不语。
潮剧、潮州弦诗乐、潮州工夫茶二十一式冲泡展示、民国风情歌……载阳茶馆,仿若潮式文化的聚集地。茶馆是浓郁南洋风骑楼,茶桌是中式复古八仙桌,这种奇妙融合也让其独具魅力。
地址:潮州市湘桥区英聚巷6号
费用:按桌收费,八仙桌298元、中桌198元、小桌168元
营业时间:10:00-23:00
节目时间:14:00、15:00、16:00、17:00、20:20、21:20、22:15(根据客流量增加10:00、11:00、12:00、13:00、18:00、19:00)
采写:南方农村报记者 伍咏言
图片:源自大众点评或小红书商家相册
国庆、中秋将至,中央纪委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国庆中秋期间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从严纠治“四风”的通知》,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加强监督检查,坚决防止“四风”反弹回潮。当前,节日作风问题并未销声匿迹, ...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贾珺)记者8月8日从北京市市场监管局获悉,根据市场监管总局工作部署,即日起至今年12月,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在该市范围内部署开展机动车检验专项整治行动,严查虚假检验、违规收费等违法违 ...
中国消费者报武汉讯何成江记者吴采平)夏季气温高、降雨多,野生蘑菇生长旺盛。湖北省野生蘑菇种类多、分布广泛,有的营养丰富,是不少人心中的美味,有的却含有毒素,食用后风险极高。为了避免野生菌中毒事件发生, ...
2025年9月22日,由慧聪工程机械网主办的CMIIC2025工程机械产业大会在北京隆重启幕。大会以“主配协同 链通全球”为主题,旨在汇聚行业顶尖智慧,共同探讨在宏观经济调整、技术革命浪潮与全球化进程 ...
藏粮于机!机收减损护航粮食安全_南方+_南方plus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广东水灾和病虫害常发,发电机、农用水泵、植保机、烘干机等农业机械要常备;利用现代化监测手段,让气象预报为农业服 ...
陈菊芬:客家人的一生都是歌_南方+_南方plus她用数年时间走过崎岖山路,寻找客家乡音。她的足迹遍布赣、闽、粤、桂、川等客家人聚居地,甚至延伸到海外。始终“在路上”的陈菊芬通过导演纪录片、学术研究、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