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上午,肇庆智慧展2025年肇庆市怀集县水稻无人智能机械及旱播技术应用示范推广现场会在怀集县蓝钟镇智慧供销农场举行。化推中国工程院院士、动丝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亲临现场指导。苗米此次活动为肇庆市农业现代化进程按下“加速键”,高质也为肇庆丝苗米产业降本增效注入强劲动力。供销农场肇庆市供销社党组书记、院士理事会主任植思华,肇庆智慧展怀集县委副书记江建军,化推市供销社理事会副主任周凯参加现场会。动丝
罗锡文院士(右)到场指导。供销农场
在怀集县生产、供销、信用示范县建设示范点——蓝钟镇智慧供销农场的活动现场,多台无人智能机械往来穿梭,吸引众多参会人员目光。这些无人机械在先进的传感器与智能控制系统加持下,精准完成耕地、播种、施肥等农事操作,不仅极大提高了作业效率,还减少了人工成本和误差。无人驾驶拖拉机牵引着播种机,无需人工干预,便能按照预设路线和参数,精准作业,快速高效完成大面积播种任务,播种效率是传统人工的数倍。在生产效率上,传统耕种方式下,一名劳动力一天最多插秧1亩,而一台无人驾驶插秧机一小时至少作业五六亩。无人智能机械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有效缓解了农村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活动现场。
值得一提的是,基地还大力推广旱播技术。以水稻种植为例,摒弃传统的泡田、育秧、插秧等繁琐流程,直接将处理好的稻种播撒在整理后的旱田中。这一创新技术节水效果显著,传统水稻种植每亩需用水600—800立方米,而旱播技术每亩用水量仅200—300立方米,大大缓解了水资源紧张问题。同时,旱播技术减少了人工与机械投入,每亩可节省成本300元左右,有效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效益。
罗锡文院士现场指导肇庆丝苗米产业发展。
当前,肇庆市供销社系统正通过整合资源,联合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农技推广中心等多方力量,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创新打造“空、天、地”智慧供销农场,着力打造肇庆丝苗米“订单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社村合作”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制定肇庆丝苗米种植标准、产品标准,建立科学、统一的标准体系,规范丝苗米从种子选择、田间管理到收获加工的每一个环节,确保丝苗米品质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促进良田、良种、良法、良机“四良”融合发展,擦亮肇庆丝苗米“良品”品牌,推动丝苗米产业增产增收,助力“百千万工程”。
通讯员:邝靖敏
来源:南方农村报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
央视网消息:到各地游玩自然少不了到博物馆去打卡,面对夏日酷暑和爆满的人气,今年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继续策划组织开展“博物馆奇妙夜”活动,让“走进博物馆”成为市民、游客的仲夏休闲好去处。 夜色下,上 ...
中新社记者 李韵涵 “千年瓷都”景德镇有2000多年的冶陶史、1000多年的官窑史、600多年的御窑史。 景德镇御窑厂地下埋藏的碎瓷片讲述了怎样的古瓷往事?景德镇御窑厂为何能在600多年间做到 ...
9月19日,以“数链未来 智塑新界”为主题的不动产数智化转型白皮书发布暨产业发展沙龙于北京清华大学召开。本次活动由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清华校友总会城乡建设专委会主办,清华大学恒隆房地产研究中心、龙湖 ...
暑期将至,各地博物馆迎来旺季,“博物馆热”持续升温。休闲遛娃、拍照打卡、约会社交,许多博物馆正在群众日常生活中,扮演更为丰富的角色,成为多元化的城市“会客厅”。 到博物馆里遛娃 “周末带孩子来 ...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桂杰)由身身不息文化交流中心制作、瑞士文化基金会支持的中瑞合作舞蹈剧场项目《我再次呼吸》于7月6日、7日在国家大剧院首演。 《我再次呼吸》是由中国舞蹈家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