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10月31日,电动福建省市场监管局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工作专班(以下简称工作专班)向福建省电动自行车销售门店发出告知书,自行知书提醒相关商家严格执行强制性国家标准,车新出告做好进货检查验收,规实注意查询CCC认证信息,施福商加强待销车辆的建向经销规范性及合法性管理。
工作专班指出,电动现行的自行知书电动自行车安全强制性国家标准包括GB17761—2018《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42295—2022《电动自行车电气安全要求》、车新出告GB42296—2022《电动自行车用充电器安全技术要求》、规实GB43854—2024《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等。施福商今年11月1日,建向经销GB42295—2022第1号修改单、电动GB42296—2022第1号修改单、自行知书GB43854—2024正式实施。车新出告自今年11月1日起,不符合GB42295—2022及其第1号修改单、GB42296—2022及其第1号修改单、GB43854—2024要求的电动自行车不得生产、销售、进口或者提供。
工作专班要求,各电动自行车销售单位做好进货查验,台账记录清晰。购进电动自行车及其相关产品时,要审验供货商的经营资格,验明产品合格证明,销售商应当向供货商按照产品生产批次索要符合法定条件的检验报告,并建立产品进货台账,如实记录产品名称、规格、数量、供应商的联系方式等内容,建议建立产品销售台账,如实记录销售的日期、车型、品牌型号、流向等;新标准实施后,在售车型的合格证中会标注GB17761—2018、GB42295—2022、GB42296—2022,只标注GB17761—2018一个标准的车型建议查询CCC认证信息;11月1日起,充电方式为“车载式”的车型不得售卖,可直接看合格证进行判断,也可查看充电器是否固定在车上,若是固定的即为车载式的充电车型;检查控制器,核对生产厂家、电压、型号等信息是否与产品合格证上的信息一致;检查锂电池,在售锂电车型的锂电池自11月1日起需满足GB43854—2024要求,检查电池标识上的执行标准和标称电压,锂电池的标称电压不得超过48V。
各电动自行车销售单位要注意查询CCC认证信息,确保CCC认证证书的有效性。电动自行车显著位置(一般在车头位置)应贴有CCC强制性产品认证标识,可通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全国认证认可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网站查询,也可通过关注“国家认监委”公众号,点击底部“公众查询”—“认监委统一查询平台”进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全国认证认可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网站,在“强制性产品认证”子查询模块输入相关信息进行查询。注意核对产品合格证上产品名称、制造商名称、商标、型号、CCC证书编号信息与网站查询信息是否一致,以及证书状态是否为“有效”。如网站查询信息与产品合格证信息一致,且证书状态为“有效”,即为进货产品已获CCC认证;如网站查询不到任何信息,或查询到的信息与合格证不一致,或因产品质量问题导致证书“暂停”和“撤销”时,或产品生产日期在证书“暂停”期间和“撤销”之后的,均认为进货产品未获CCC认证。
要加强待销车辆的规范性和合法性管理,拒绝非法改装。销售门店现场摆放、存放的电动自行车一律视为待销售车辆,须获CCC认证且各项质量指标与合格证信息一致。不得以非卖品、展示品、临时存放等名义在门店摆放、存放其他无关车辆。销售门店应当守法经营,主动公开承诺“拒绝非法改装”,不得进行擅自改装原厂电气配件、拆改限速(包括解码提速)、外设蓄电池托架、改造蓄电池槽盒、更换大容量蓄电池等违法违规行为。
责任编辑:张林保这个秋天,地理课本上的世界文化遗产“走”到了同学们身边。 为回应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课本《居民与文化》章节对黟县西递的专题推介,西递古村落景区自2025年10月1日至2026年1月31日,面向全 ...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施本允)蛇年春节临近,黄金销售随之升温。记者走访浙江省杭州市各大黄金销售门店,发现店内纷纷推出了克重满减、消费返利等促销活动。记者了解到,因为价格比实体店便宜,不少消费者选择在网上 ...
新华社北京3月27日电记者赵文君)记者27日从市场监管总局获悉,《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近日发布,整体提升食品标签标注要求,解决预包装食品标签上生产日期“找不到”“看不清”“不易算”等问题。 办 ...
“老师,节日快乐!我争取在明年的省运会中拿到好名次……”9月10日,第41个教师节正在备战2026年陕西省第十八届运动会飞碟射靶项目的15岁小将杨兰香通过手机向她的老师向昱州汇报训练情况这份特殊的问候 ...
海南荔枝上市,全国其他省区荔枝上市期预测来了!_南方+_南方plus荔枝是我国大宗水果,清明前海南荔枝上市,预告今年荔枝季到来。据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研发中心数据,2025年全国荔枝面积约751.72 ...
近日,豫园股份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揭开了这家老牌上市公司在过去一年的经营窘境:营业收入同比下滑19.30%至469.24亿元,归母净利润仅1.25亿元,同比骤降93.81%,扣非净利润更是亏损 ...